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Keychron K1 v2 极轻薄无线机械式键盘拆解评测
Keychron K1 机械键盘之前美国 Kickstarter 开放集资获得超过币1,000万的成绩,现在终于进入台湾市场,并且不用再募资,直接在官方网站购买就能收到产品!而且还升级为Keychron K1 Version 2版本(匠承数据本篇以Keychron K1 v2来叙述),是最新的版本。Keychron K1 v2键盘主打的是Mac族群,提供100%全尺寸(104键)与80% TKL尺寸(87键)版本,内部采用2000mAh电池规格提供双模连接支持,为有线与蓝牙3.0连接。内部采用 Fraly 机械矮轴(青轴)设计,总行程约为3.0mm,让整体的高度降到18mm超薄设计,比一般机械式键盘低上许多。灯光拥有18种以上RGB背光效果,按一下就能立即切换灯效。目前台湾购买平台为台湾Keychron官网就能买到,依尺寸、语言类别价格最低币2,590元起,最高也只要3,190元!
目前Apple原厂Mac键盘都是以薄膜式结构为主,近几年最新推出的蝶式键盘也并非为机械式键盘,也就是说无法买到Apple原厂的机械式键盘。如果真的要使用机械式键盘,只能往非Apple厂商去选择,只是支持性却没这麽简单。放眼至其他机械式键盘,多数以Windows系统的思维在设计,插入Mac电脑皆属于标准的USB键盘。虽然近几年完美支持Mac系统的机械式键盘越来越多,但相较下仍属于少数。Keychron K1 V2 极轻薄无线机械式键盘 是以Mac使用者为出发点,让Mac玩家有新机械式键盘选择。
之前在国外Kickstarter集资的版本属于Keychron K1 V1版本,而现在台湾Keychron上架的属于Keychron K1 V2版本。其差异性主要是更改的灯光切换按键位置、新增右Ctrl按键、键帽上同时提供Windows/Mac配置、针对Windows系统韧体最佳化,可以不用按Fn键就能送出F功能讯号。由于匠承数据手中没有Keychron K1 V1版本,只能从官网的资讯介绍给各位。无论如何,对于台湾使用者来说,就是最新的Keychron K1 V2可以放心。在美国的Kickstarter页面下,有提到Keychron K1是交由中国川东电子所代工生产,目前市面上许多键盘也是由川东生产,这边匠承数据就不再着墨太多。
▼ Keychron官方提供的 K1 V1与K1 V2的差异。
Keychron K1采用超薄矮轴设计的机械式键盘,尺寸分为80%、100%的设计。关于机械轴的介绍,匠承数据稍后章节会来介绍,这边先简介一下尺寸差异。一般正常的键盘我们称之为100%键盘,如何是少了数字键区则称为80%键盘,国外会有TKL(Tenkeyless)的说法。如果再往下缩减,可能就是75%,甚至是60%,不过由于本篇键盘没有这些设计,就不再深入探讨。
在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键盘,是以全尺寸100%设计为主流;至于80%键盘的特色是节省了数字键,因此摆放在桌上可以省下不少空间。如果是运用在游戏中,可以让键盘、滑鼠间的距离再缩短,操作习惯会更佳。只是有些使用者还是习惯从数字键区打数字,因此80%键盘的喜好会明显有些差别,这部分可以看大家对于自己习惯性的操作如何。以通论来说,因为主键位区也能输入数字,除非已经习惯数字否则80%也是不错的选择。Keychron K1 V2在尺寸规格来说,便提供了100%、80%共2种尺寸给使用者进行挑选,匠承数据本篇介绍的就是80%尺寸的Keychron K1 V2 极轻薄无线机械式键盘。
▼ Keychron K1 v2 的彩盒设计非常朴素,都是以黑色低调为主。
▼ 在拆开 Keychron K1 v2 的彩盒前,要注意前面的封模贴纸设计,在割开时务必小心,才能确保彩盒整体完整性。
▼ Keychron K1 v2 的配件,包含键盘外还有拔键器、说明书、键盘配置手册、USB Type-C to Type-C线材、Windows增补键。
▼ Keychron K1 v2 的正面外观,本篇匠承数据撰写的版本为80%尺寸设计的英文版,另外还有80%中文注音版,以及100%中文注音版。
Keychron K1 V2在外观颜色为黑色系,没有上盖的设计直接将内部的黑色金属版外露,搭配薄键帽可以让视觉更有质感。不过比较值得一提的是,底部的设计是采用铝合金设计,虽然从照片来看不太显眼,但实际摸在手上真的会觉得很有质感。至于左右两侧是采用塑胶设计,毕竟在无线的传输来说,如果全部采用金属是会造成屏蔽问题,因此必定要有地方是采用塑胶。不过在两侧采用的塑胶是往内凹,因此在整体质感来说,匠承数据觉得真的不错看。底部是透过4个脚垫来撑起键盘并提供防滑处理,这里比较可惜的是碍于机构设计,并没有提供脚架设计。因此Keychron K1 V2在使用上只有一种倾斜角度,如果希望要再斜一些的话,就要自行垫高键盘来使用。
▼ Keychron K1 v2 从侧面来看非常薄,与一般机械式键盘完全不同。
▼ Keychron K1 v2 中间固定轴的是金属板外,侧边与下方底壳是铝合金材质,整体的质感表现很有特色。
▼ Keychron K1 v2 两侧则是塑胶材质,可以让无线讯号顺利发射出去。
▼ Keychron K1 v2 底部的设计,总共提供4个脚贴。
▼ Keychron K1 v2 没有额外提供不同脚架设计,因此摆放在桌上只有一种高度选择。
在Keychron K1 V2的前侧边缘有调整开关可以设定2种主流支持系统,分别为 Mac/iOS、Windows/Android之间选择。匠承数据查询Keychron K1 V2 的USB硬件资讯,VID 0x05AC属于Apple名称。因此在Mac系统中会直接辨识为Apple键盘,键盘最上方的F1~F12的快捷键功能支持性最高,呼应了产品强调Mac键盘的功能特色。当切换至Windows系统模式后,上方的F系列功能键无需透过Fn键就能随时启用。如果要送出多媒体键也只要搭配Fn键即可完成。
此外,最下方一排的功能列中,原始在Mac由左至右为Control、Option、Command、空白键、Commean、Option、Fn键;Windows模式会更改为Control、Windows、Alt、空白键、Windows、Fn键。换句话说,不会直接将Command转化为Windows键来使用,是真正能达到双系统都能习惯的键盘配置。在配件中Keychron也有附上Windows系统相关的键帽,提供使用者可以替换使用,不管使用什麽系统都能放心。
▼ Keychron K1 v2 的系统设计开关位于键盘后方边缘,有Mac/iOS、Windows/Android这2种选择,直接切换立即改变键位功能。
▼ Keychron K1 v2 额外提供这些键帽,可以让Windows玩家自行替换,让键盘变成Windows配置设计。
▼ Keychron K1 v2 可以透过附赠的铁丝拔键器来操作,请记得在拔键帽时不要太过于大力。
▼ Keychron K1 v2 官方所提供的双系统配置图。
▼ Keychron K1 v2 透过Thesycon USB Descriptor Dumper观察USB资讯,可以看到VID为0x05AC,属于Apple键盘编号,因此插入电脑时支持性最高。
▼ Keychron K1 v2 还有支持Siri、Cortana等语音助理,还有提供键帽来让使用者替换。
▼ Keychron K1 v2 最上方的功能区,在Mac、Windows系统中操作会略有一些差异。
▼ 关于 Keychron K1 v2 的相关功能操作,都有详细记录于说明书内,这部分要详细了解。
Keychron K1 v2 的键帽采用ABS喷漆雷雕设计,是在透光的键帽上先喷上黑漆,再透过雷雕的方式去除字体后,就能让底部的LED灯透光上来发亮。Keychron K1 v2采用的轴体外观属于猪鼻子设计,也就是拆开会看到两个凹槽,目前许多矮轴也是采用此方式设计。但其实细节结构各家略有不同,因此就算大家都是采用猪鼻子机械轴设计,不代表键帽可以共用。
在彩盒内Keychron有附上一支拔键器,只要平稳地勾住键帽的四周就能拔除键帽。对于长键的设计来说,Keychron K1 v2采用平衡杆的方式设计,不过键帽底下没有龙豆设计,直接将铁丝固定于轴的两侧,再扣住键帽内的凹槽卡扣,不用担心拔除键帽后不方便的问题。不过匠承数据还是建议初学使用者如非必要,还是少拔键帽为妙,毕竟无上盖的悬浮键盘设计要清洁已经十分容易了。
▼ Keychron K1 v2 采用ABS喷漆雷雕键帽,其固定方式透过键帽锯齿设计的塑胶卡扣,去固定于轴上。
▼ Keychron K1 v2 关于长键的设计,是采用平衡杆方式。从图片中可以看到,除了长键外,连Tab、Caps Lock、左Ctrl、右Ctrl、\、空白键皆有铁丝设计,稳定手感表现。
▼ Keychron K1 v2 的平衡杆机构不会太难拆,至于安装回去时,要注意键帽的两侧是否有卡住铁丝。
▼ Keychron K1 v2 的空白键还有延伸,插入键盘内部,避免空白键会左右摇晃。
欢迎阅读本文,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mweiyiart.com/pingce/225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匠承数据 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